
近日,学院严文德教授团队在能源领域国际高水平期刊Energy(中科院SCI工程技术大类1区TOP期刊,影响因子9.4)发表题为《Lifecycle-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offshore condensate gas reservoirs into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field strategy》的研究论文。青年教师付金刚为论文第一作者,硕士研究生李超然为第二作者,严文德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
随着全球天然气需求持续增长,构建安全、高效且可持续的储气体系已成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海上凝析气藏因资源潜力巨大而具备转化为地下储气库的天然优势,但受凝析液堵塞与低采收率等因素制约,传统注采模式难以兼顾开发与储气性能。针对这一问题,团队提出并构建了一种提高采收率(EOR)与地下储气库(UGS)协同的一体化开发模式,以实现海上凝析气藏从开发到储气的全生命周期高效利用与协同优化。
本研究针对海上裂缝性凝析气藏,提出并系统评估了全生命周期EOR-UGS一体化开发模式。该模式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通过精准循环注采提高凝析油采收率并建立基础储气能力;第二阶段维持油藏压力平衡,协调调峰与采收双重目标,实现从生产到储气的平滑过渡;第三阶段进一步提升调峰性能并最大化储气系统的战略价值。
研究通过数值模拟、参数优化与现场策略分析,验证了该模式在运行管理、产量优化及储气转化方面的技术与经济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模式较传统“先开发-后转储”方案可缩短约25年转化周期、提升约2%的凝析油采收率,并实现储采平衡,为海上凝析气藏向高性能地下储气库转化提供了可行的工程路径与理论支撑。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16/j.energy.2025.138707

图1 海上凝析气藏全生命周期EOR-UGS一体化开发模式

图2 不同回注率条件下储层压力分布与含油饱和度演化特征

图3 全生命周期EOR-UGS一体化开发模式经济评价
上一条:中国工程院周守为院士出席我校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全国重点实验室重庆科技大学分室建设推进会 下一条:“三全育人 从我做起”——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话生涯”助力学生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