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高级
当前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简介 >> 副高级 >> 正文
程婷婷
 

出生年月:1984年8月

职 称:副教授

博导/硕导:硕导

学 科:油气田开发工程

研究方向:提高采收率技术与采油化学

联系电话:19823671656

电子邮箱:2020014@cqust.edu.cn、437722@qq.com


个人简介

程婷婷,女,汉族,黑龙江人,工学博士。2020年6月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同年8月就职于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是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非常规油气开发教师团队、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非常规油气开发理论与技术创新团队的核心成员。

科研情况:主要从事提高采收率与采油化学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纳米驱油理论与应用技术,深部调剖理论与应用技术,化学驱理论与应用技术,稠油降黏技术,油田污水处理技术等。针对不同油藏条件提高石油采收率的功能驱油材料研发方面具有较为深厚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合成经验。近四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省部级课题5项、校青年基金1项、横向课题4项、教改课题5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出版专著1部。

教学情况:主讲本科生课程《提高采收率技术》、《Enhanced Oil Recovery Technology》。主讲研究生课程《提高采收率原理与方法》。

荣誉称号:重庆科技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度);重庆科技大学优秀教师(2022-2023年度);重庆市事业单位2022年度考核优秀。

学习工作简历

学习经历:

2016.09——2020.06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工程,博士

2011.09——2014.07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硕士

2005.09——2009.07 东北石油大学,应用化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20.08——2024.12   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石油工程系,讲师 

2024.12——至今   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石油工程系,副教授

主要研究项目

(一)代表性科研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页岩油纳米赋能超临界CO2体系构建及作用机理,(2025-2027),30万,主持,在研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公司中海油实验中心南方片区储层岩矿实验年度专有协议,(2025-2027),1600万,主持,在研

● 重庆市科技局-面上项目,微纳米孔喉中纳米流体油水界面特性及微观作用机理研究,(2022-2025),5万,主持,在研

● 重庆市教委-青年基金,纳米流体调控低渗透储层油水界面吸附行为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2023-2026),4万,主持,在研

● 重庆市教委-青年基金,纳米辅助超临界多元热流体提高重稠油采收率机理研究,(2021-2024),4万,主持,结题

● 重庆市科技局-博士直通车,低渗油藏智能纳米SiO2-微米自适应桥接颗粒BCMS 协同驱油机理研究,(2021-2023),10万,主持,结题

● 提高油气采收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聚驱后微/纳米抑 窜-驱油协同高效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2022-2024),5万,主持,结题

● 重庆科技大学-青年基金,低渗油藏纳米流体与双层覆膜微米颗粒复合深部调驱机理研究,(2021-2024),20万,主持,结题

● 横向课题,纳米驱油体系微观驱油评价实验,(2024),10万,主持,结题

● 横向课题,溶液中阴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浓度检测,(2021),15万,主持,结题

● 横向课题,固相沉积评价实验,(2022),13万,主持,结题

●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油田开采后期提高采收率技术,(2011-2014),主研,结题

● “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智能释放自组装桥接颗粒封堵技术研究服务,(2011-2014),主研,结题

● “十三五”国家油气重大专项,低渗-特低渗油藏微/纳米功能材料深部调驱复合技术研究,(2017 -2020),主研,结题

(二)代表性教改项目

●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面向“探究学习"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提高采收率技术》课程为例,(2023-2024)主持,结题

● 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互联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提高采收率技术》为例,(2022-2024),主持,结题

●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互联网+”大赛的石油工程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改革研究与实践,(2021-2023)参与,结题

● 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 “三全育人”视阈下提高采收率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2021-2022),参与,结题

● 校级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视域下的油气井工作液留学生课程建设与实践》,(2020-2022),参与,结题

代表性研究成果

(一)代表性学术论文

Tingting Cheng*, Zhongquan Yang , Wende Yan, et al. Impact of the Nano-SiO2 Particle Size on Oil Recovery Dynamics: Stability, Interfacial Tension, and Viscosity Reduction. Energy & Fuels, 2024, 38(16): 15160-15171.

● Jun Ding, Tingting Cheng*, Cheng Fu,et al. Synthe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elf-dispersion Monodisperse Silica-based Functional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 Oil Recovery(EOR) in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 Prcocesses, 2024,12(11):2349.

Tingting Cheng, Jirui Hou, Yulong Yang*, Zhenjiang You, Yang Liu, Fenglan Zhao, Jun Li. Study on the plugging performance of bilayer-coating microspheres for in-depth conformance control: Experimental study and mathematical modeling[J].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9, 58(16): 6796-6810.

● Yulong Yang#*, Tingting Cheng#, Hairong Wu, Zhenjiang You, Dansen Shang, Jirui Hou*. Enhanced Oil Recovery Using Oleic Acid-Modified Titania Nanofluids: Underlying Mechanisms and Oil-Displacement Performance[J]. Energy & Fuels, 2020 (34): 5813-5822.

● Yulong Yang, Tingting Cheng*, Han Liu, Zhenjiang You*, Jirui Hou*. Oil Displacement Performance Using Bilayer-Coating Microspheres. Industrial & 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21, 60(5): 2300-2313.

● Yulong Yang, Tingting Cheng*, Zhenjiang You*, et al. Control Using Fly Ash Three-Phase Foam Assisted by Microspheres with an Adhesive Coating. Appl. Sci. 2021, 11, 3616.

● Yang Feng, Jirui Hou, Yulong Yang, Shuting Wang, Dongsen Wang, Tingting Cheng. The morphology of MoS2 nanosheets and their influences on water/oil interfacial tension: a molecular dynamics study. Fuel, 2021.

● Li J, Luo T, Yan W, Cheng T, Cheng K, Yu L, Cao J, Yang Z. Adsorption Behavior and Adsorption Dynamics of Micrometer-Sized Polymer Microspheres on the Surface of Quartz Sand. Processes. 2023,11(5):1432.

● 杨忠全, 程婷婷*, 罗陶涛, 李俊, 严文德, 侯吉瑞. 微观剩余油分布及提高采收率评价方法. 油田化学.2024

程婷婷, 侯吉瑞, 安昊盈, 赵凤兰, 冯晓羽, 易文君. 适用于渤海绥中油田含聚污水的高效清水剂. 油田化学, 2018, 35 (3): 522-526.

程婷婷, 侯吉瑞, 安昊盈. 自组装颗粒调驱体系注入方式优选实验研究.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2018, 31 (1): 49-56.

● 姜阿姣, 宋兆杰*, 程婷婷*, 侯吉瑞, 翟浩雅, 尚丹森, 李玉珍, 赵闯. 纳米颗粒在岩石表面吸附—脱附规律研究[J]. 石油科学通报, 2020, 5(01):93-100.

程婷婷,李俊,罗陶涛,朱诗杰,刘哲知,严文德,侯吉瑞. 纳米颗粒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规律研究. 第五届提高采收率国际会议论文,2021.

程婷婷,戚志林,严文德,李俊,罗陶涛,朱诗杰,侯吉瑞. 粒径可控自分散纳米SiO2制备与驱油效果研究. 第五届全国油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会议论文,2021.

Cheng Tingting, Hou Jirui, Yang Yulong. Study on the feasibility and oil-displacement mechanisms of nano-TiO2 in low-permeability reservoirs. 2019, In: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Computational and Experi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Turkey.

(二)代表性发明专利

程婷婷,丁珺,严文德,李俊,罗陶涛,郑文斌. 混合液连续化生产装置及原位改性纳米二氧化硅溶液的制备方法. ZL2024102798452

● 侯吉瑞,程婷婷,翟浩雅,姜阿娇,冯阳. 一种新型清水剂细管合成装置及其应用. ZL201910962345.8

● 朱诗杰,刘哲知,于希南,程婷婷,陈中华. 一种循环测试聚合物溶液动态吸附量的监测装置及方法. ZL202110233054.2

● 李俊,程柯扬,罗陶涛,程婷婷,敖翔. 一种可深部调剖无机颗粒凝胶的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ZL202210620301.9

(三)获奖情况

省部级科研奖励:

● 高温超深碳酸盐岩油藏水/气驱窜逸控制技术研发及规模应用,中国发明协会,发明,省部级一等奖(4/6),2022年

●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增能与提高采收率关键技术及应用,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应用协会, 科技进步, 省部级一等奖,(5/15),2022年

●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提升氮气驱效果关键技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 科技进步,省部级二等奖,(单位排名4/4),2021年

竞赛奖励:

● 第十四届中国石油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指导教师)

● 第十三届中国石油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指导教师)

● 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重庆科技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 ,一等奖(第1指导教师)

● 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重庆科技学院, 银奖 (第1指导教师)

● 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重庆科技学院, 银奖(第3指导教师)

(四)代表性会议论文奖

● 纳米颗粒对油水界面张力的影响规律研究. 第五届提高采收率国际会议,论文一等奖,2021

● 粒径可控自分散纳米SiO2制备与驱油效果研究. 第五届全国油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会议,论文一等奖,2021

/__local/0/F4/20/D42C0EEDF61C7A8E58C52023376_9CFC109F_17EFD.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