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年月:1985年11月09日
职 称:副教授
博导/硕导:硕士生导师
学 科: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
研究方向:提高采收率技术
联系电话:1375****010
电子邮箱:2011927@cqust.edu.cn
基本情况: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非常规油气开发理论与技术重庆英才·创新创业示范团队骨干成员。
科研情况:主要从事化学驱提高油气采收率和油气井入井工作液研发等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持省部级纵向项目4项,横向研究项目8项;参与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5项;参与油田企业横向研究项目20余项。获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发表科技论文1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专利授权7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
教学情况:主讲《提高采收率技术》,为该课程负责人;主持校级以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4项,其中省部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指导学生获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指导学生开展6项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其中市级项目1项。获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
2004.09—2008.06 成都理工大学,石油工程专业,本科学习
2008.09—2011.06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硕士学习
2023.06 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油气田开发工程专业,博士
2011.07—今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科技大学 助教、讲师、副教授
2016.12—今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科技大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历任石油工程系副主任;采油采气工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重庆科技学院/重庆科技大学重庆非常规油气开发研究院综合办公室主任
代表性科研项目
(1)重庆市科技局/面上项目:压裂液与页岩相互作用条件下的页岩气吸附/解吸机理研究,2018.08-2021.06,主持,结题;
(2)重庆市科技局/面上项目: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的聚合物微球吸水特征及溶胀动力学研究,2022.08-2025.07,主持,在研;
(3)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青年项目:基于核磁共振的互穿聚合物网络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特征研究,2019.09-2022.10,主持,结题;
(4)重庆市教育委员会/青年项目:非均质条件下油藏调驱体系可视化运移规律研究,2024.06-2027.09,主持,在研;
(5)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工程院协作项目:工程院二叠系碳酸盐岩酸蚀裂缝长度与导流能力研究技术合同,2023.06-2023.11,67万元,主持,结题;
(6)中石化华北油气分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协作项目:富县、彬长石盒子组致密砂岩储层伤害因素及程度测试,2024.06-2024.12,26.7万元,主持,结题;
(7)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重庆气矿协作项目:深井固井工艺技术应用研究(水泥环力学完整性评价),2019.12-2020.06,18.7万元,主持,结题;
(8)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协作项目:致密砂岩气藏采收率和稳产能力评价测试,2019.05-2019.12,41.2万元,主持,结题;
(9)中国石油测井公司塔里木事业部协作项目:高温岩心实验测试,2016.06-2017.12,50万元,主研,结题;
(10)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工程技术研究院协作项目:工程院蓬莱灯二气藏水平井产能主控因素研究技术开发合同,2023.10-2024.03,37万元,主研,结题;
(1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协作项目:核磁共振、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测试,2019.01-2019.04,6.6万元,主研,结题;
(12)中石油川庆钻探井下作业公司协作项目:多级交替注入酸岩反应评价实验,2023.03-2023.06,25.28万元,主研,结题;
(13)中国石油测井公司生产测井中心协作项目:吴433区长6油藏二三结合开发调整方案研究,2019.11-2020.12,,4.52万元,主研,结题;
代表性教改项目
(1)基于石油与天然气工程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证持续改进机制的构建与实践,重庆市教育委员会,2021.09-2025.09,主持,在研;
(2)“三全育人”视阈下提高采收率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重庆科技学院,2021.09-2023.09,主持,结题;
(3)应用型工程能力培养背景下《提高采收率原理》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重庆科技学院,2016.09-2019.09,主持,结题。
1.发表主要科技论文
(1)Li J ,Luo T ,Yan W , et al.Adsorption Behavior and Adsorption Dynamics of Micrometer-Sized Polymer Microspheres on the Surface of Quartz Sand[J].Processes,2023,11(5):1432.
(2)Li J, Luo T, Cheng T, et al.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Behavior of Partially Hydrolyzed Polyacrylamide on Longmaxi Shale[J]. Processes, 2024, 12(3): 606.
(3)Li J, Zhou W, Qi Z, et al. Morphology 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Polyacrylamide/Bentonite Organic Crosslinking Composite Gel[J]. Energies, 2019, 12(19): 3648.
(4)Luo T, Li J, Xu J, et al. The Effects of Organically Modified Lithium Magnesium Silicate on the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Water-Based Drilling Fluids[J]. Materials, 2024, 17(7): 1564.
(5)Cheng K, Huang Z, Li J,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Enhancing Heavy Oil Recovery by Multimedia‐Assisted Steam Flooding Process[J]. Geofluids, 2022, 2022(1): 1968032.
(6)Liu Z, Bai B, Li J,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f friction reducer effect on dynamic and isotherm of methane desorption on Longmaxi shale[J]. Fuel, 2021, 288: 119733.
(7)Zhu S, Ye Z, Li J, et al. Ad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lymer solutions on media surfaces and their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J]. Polymers, 2021, 13(11): 1774.
(8)Cheng K, Liu Y, Li J, et al. Laboratory Evaluation of the Plugging Performance of an Inorganic Profile Control Agent for Thermal Oil Recovery[J]. Energies, 2022, 15(15): 5452.
(9)宋保建, 李俊, 王若浩, 等. 以三元共聚物作为 CO2 增稠剂提高采收率实验研究[J]. 《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23 (5).
(10)胡世莱, 李俊, 严文德, 等. 煤岩压裂裂缝长期导流能力的实验研究与评价[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6 (2): 40-43.
(11)杨忠全,罗陶涛,李俊,等.不同聚交比的弱凝胶交反应动力学模型研究[J].石油化工应用,2022,41(10):19-23+32.
(12)田聪,文富民,李俊,等.稠油乳化降黏剂高温稳定性室内评价[J].石油化工应用,2019,38(09):14-20+26.
2.授权知识产权
(1)一种可深部调剖无机颗粒凝胶的流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ZL202210620301.9,2023.08
(2)稠油乳化降粘组合物及其乳化降粘方法,ZL201711097571.1,2021.03
3.出版学术著作
煤层气在储层中的吸附解吸规律及其压裂液增产技术研究,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9.11
4.获得科技奖励
高含硫深井固井关键技术,重庆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20.07
5.获得教学成果奖
(1)全场景融合 全方位结合 全过程参与 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工程应用能力改革与实践,重庆科技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12
(2)全方位、全场景、全过程培养石油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改革与实践,重庆市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2021.12
(3)构建校企双元合作机制,培养艰苦行业一线石油工程应用型人才的研究与实践,重庆科技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2017.01
/__local/8/14/55/93EB84997D59E0142147C456B12_0C6C2109_1384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