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进展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学研究 >> 研究进展 >> 正文
严文德教授团队在Geo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期刊 发表SCMTF热采稠油新技术研究成果
供稿:   编辑:李俊   日期:2025/06/12   浏览次数:

近日,学院严文德教授团队在石油工程领域著名学术期刊Geo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原名为: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中科院SCI工程技术大类2区、石油小类1区TOP期刊)上发表了一篇题为《Productivity analysis of cyclic supercritical multi-thermal fluid stimulation based on a novel relative permeability measurement method》的研究论文。董明达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硕士生高宇为第二作者,严文德教授为唯一通讯作者。

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稠油油藏的高效开采成为石油行业关注的重点。然而,传统热采技术在提高特/超稠油开采效果方面面临诸多挑战。在此背景下,严文德教授团队在周守为院士的指导下开始探索超临界多元热流体(SCMTF)这一绿色高效的稠油热采新技术,以期为解决特/超稠油开采难题提供新方案。

本次发表的研究论文提出了一种“高温高压稳态法”来测量SCMTF热采稠油的相对渗透率曲线。通过该方法,团队获得了不同温度下的油-气和油-水相对渗透率数据,填补了SCMTF热采稠油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认识的空白。研究发现,在超临界状态下,油相相对渗透率曲线发生显著突变,残余油饱和度从24.8%降至6.9%,油相流动区面积增加15.73%,油相流动能力显著增强。

基于实验数据,团队进一步建立了SCMTF吞吐产能模型。该模型创新性地考虑了scH2O、scCO2、scN2各自对油藏的影响,以及层状系统中的超覆现象,从而能够更准确地分析SCMTF热采稠油的生产动态。研究发现,忽略超临界状态下相对渗透率的突变会导致产量的严重低估,而提高注入温度、scN2/scCO2与scH2O的摩尔比以及注入体积均有助于提升产量。研究结果可为SCMTF热采稠油储层中的渗流特征和产能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严文德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油气田开发领域的研究,特别是在稠油热采技术方面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此次发表的论文再次彰显了团队在该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实力。

高温高压相对渗透率测试装置流程图

不同温度下油-水、油-气相对渗透率曲线测试结果


上一条:谭先锋教授团队在Petroleum Science期刊发表湖相深水重力流沉积新认识研究成果 下一条:中石油咨询中心高级专家赵贤正做客重科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