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谭先锋教授团队在国际石油科学权威Top期刊Petroleum Science(中国科学院SCI工程技术大类1区TOP期刊)发表了一篇题为《Sub-lacustrine debrite system: Facies architecture and sediment distributionpattern》的研究论文。学院刘建平副教授为论文第一作者,谭先锋教授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鲜本忠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深水重力流是国际沉积学界及深水油气勘探所关注的前沿热点领域。研究团队针对湖相深水重力流沉积与深海浊积体系特征规律的差异性这一关键科学问题,整合岩心、测井及三维地震资料,对中国渤海湾盆地始新世东营断陷湖盆的深水重力流体系开展了深入研究。
本次研究系统识别出9种重力流沉积岩相,由定量分析表明,该湖相重力流体系由碎屑流主导,显著区别于传统浊流模式。研究首次提出深水碎屑流体系的5种基本结构单元(滑动体、滑塌体、碎屑流水道、碎屑流朵体及浊积席状砂),并明确其形成受控于流体搬运、转换过程及优势流体类型。研究进一步揭示三角洲前缘垮塌→砂质滑动/滑塌→砂质碎屑流→泥质碎屑流及泥质滑动/滑塌→泥流的深水环境流体演化序列,明确了断陷湖盆地貌结构对流体搬运、转换的关键控制作用。据此,团队提出了断陷湖盆深水碎屑流体系的沉积模型,重点强调了沉积动力过程、沉积物分布样式及盆地结构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理解不同地质背景下深水沉积的差异及形成机理提供重要依据,同时为湖相深水油气储层精细预测提供理论支撑。
《Petroleum Science》是国际石油工程领域顶级期刊,在SCI收录的全球23种石油工程类期刊中排名第二(影响因子6.0)。近年来,谭先锋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持续致力于复杂沉积体系与油气储层成因机理研究,在沉积过程理论与油气勘探开发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湖相深水碎屑流体系沉积模式图
上一条:严文德教授团队在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期刊发表纳米限域空间中气体输运机制研究成果 下一条:严文德教授团队在Geoenergy Science and Engineering期刊 发表SCMTF热采稠油新技术研究成果